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民族英雄到个人英雄漫谈德国的文学期刊(10)

来源:文学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36年12月,因服用过量的安眠药,图霍尔斯基在瑞典戈德堡去世。他生前为自己想好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颗金子一样的心,还有一副铁嘴钢牙。”

1936年12月,因服用过量的安眠药,图霍尔斯基在瑞典戈德堡去世。他生前为自己想好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颗金子一样的心,还有一副铁嘴钢牙。”

纳粹上台给德国的文学批评带来灭顶之灾。这里所说的,不是大批知识分子流亡海外给德国文化造成的巨大损失,而是指纳粹对批评事业所持的否定态度或者说纳粹式的批评的批评对批评事业所造成的严重损害。纳粹德国提倡正能量,反对负能量。对于纳粹德国,艺术批评就是负能量,就是犹太人的发明。所以,他们要排除批评,保护艺术。纳粹的一个常见的论调就是:“过去一百五十年的伟大艺术成就不是艺术批评的结果,而是克服批评的结果”;1936年5月1日,纳粹宣传部长戈贝尔郑重承诺,要保证“让一个天才毁灭以证明批评家有理”的现象不再出现。同年12月27日,他签发了《关于重新塑造德国艺术生活的公告》,宣告用“艺术报告”(Kunstbericht)取代“艺术批评”(Kunstkritik),用“艺术报告撰写人”(Kunstschriftleiter)取代“批评家”(Kunstkritiker)。随后,“艺术批评家”销声匿迹,“艺术观赏者”(Kunstbetrachter)或者“艺术服务生”(Kunstdiener)出现。纳粹“纯洁”语言和思想的目标得以实现。文学批评更是纳粹首先清除的对象。其意识形态总管阿尔弗雷德·罗森堡早就说过:“新德国在知识界的敌人已撤回其据点,他们的据点之一,就是文学批评。”

纳粹在批评问题上的咬文嚼字倒是比较耐人寻味。德文的Kritik,译成中文,既可以是“分析”和“评论”,也可以是“批评”和“批判”。康德的三部划时代著作——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Kritik der Urteilskraft——已经约定俗成地译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值得一提的是,梁志学先生在翻译费希特的Versuch einer Kritik aller Offenbarung的时候果断弃用“批判”,选择了“分析”,所以,费希特这本书没有译成《对一切天启批判的尝试》,而是《试析一切天启》。梁老先生做出这一决定,则是因为对“文革”期间的大批判有着痛苦的回忆。由此造成的一个遗憾,就是费希特与康德的思想渊源在中文语境中被屏蔽了。据梁老讲述,这本书其实是青年费希特给他所仰慕的康德老师的见面礼,其良苦用心恰恰体现在书名:老师,您写了三大《批判》,学生也写一个《批判》,但只是粗浅的尝试。

1933年之后,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一些流亡海外的德国作家和批评家依然努力创办自己的报刊。在纳粹德国遭禁的《世界舞台》和《日记》杂志分别在布拉格和巴黎复活,取名《新世界舞台》和《新日记》。在莫斯科,有两份重要的流亡文学刊物:一个是文学月刊《发言》(1936—1939),由布莱希特、福伊希特万格、布雷德尔主编,一个是《国际文学》(1939—1945),由诗人贝希尔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卢卡奇负责。贝希尔后来担任民主德国的首任文化部长和文联主席,还撰写了民主德国的国歌歌词。在阿姆斯特丹,托马斯·曼的长子克劳斯·曼创办了《集合》月刊(1933—1935)。此外,德国流亡者还在巴黎创办了德文版的《巴黎日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是唯一一份向德国流亡者出版的日报。该报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撰稿人形形色色。几年间,该报发表了六百五十篇书评,涉及七百五十本文学类图书。

说起联邦德国的文学和批评,有两个关键词不可或缺。一个是47社,一个是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

47社(1947—1967)是一个文学批评论坛,也是联邦德国乃至战后德语文学的摇篮。联邦德国战后一代重要作家几乎全都在此脱颖而出,如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西格弗里德·伦茨、马丁·瓦尔泽。战后德语文学的几部传世之作也在47社初次亮相,如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如保罗·策兰的诗歌《死亡赋格曲》。

47社的聚会一开始是春秋两季一次,1956年起变为每年一次。47社还颁发由众人无记名投票产生的47社文学奖。参加47社活动的,都是初出茅庐或者岌岌无名的文学青年。在47社首秀的德语作家,共计二百多人。

47社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文学批评论坛。上场朗诵其新作的作家,都必须在一言九鼎的社长汉斯·维尔纳·里希特身旁的一张椅子上就座,这张椅子则被戏称为实施极刑的“电椅”。朗诵环节紧跟着评论环节。朗诵者在讨论环节只能洗耳恭听,不许发言,不许为自己辩护,更不能进行反驳,不管他人的批判言论多么荒唐、多么刺耳。这是里希特立下的规矩,雷打不动。里希特的德文是Richter,意思是“法官”。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里希特。因此,文学新人在47社的亮相,总是始于朗诵会,终于批斗会。唯一的区别,在于早期的47社是群众批斗会,后来逐渐变为由坐在前排的几位批评大腕儿把持。他们是:瓦尔特·赫勒雷尔、瓦尔特·延斯、汉斯·迈耶、约阿希姆·恺撒、赖希-拉尼茨基。可以说,47社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文学批评形式:口头集体批评。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qikandaodu/2021/0429/1159.html

上一篇:从艺术融合的角度浅谈兰波诗学的现代性
下一篇:巴金创作的艺术价值判断

文学少年投稿 | 文学少年编辑部| 文学少年版面费 | 文学少年论文发表 | 文学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