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民族英雄到个人英雄漫谈德国的文学期刊(3)

来源:文学少年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法国的榜样主要来自法国作家和启蒙哲学家皮埃尔·贝尔主编的《学术共和国消息报》(1684—1687)。该刊内容广泛,涉及哲学、文学及学术研究。发行区

法国的榜样主要来自法国作家和启蒙哲学家皮埃尔·贝尔主编的《学术共和国消息报》(1684—1687)。该刊内容广泛,涉及哲学、文学及学术研究。发行区域覆盖整个欧洲,面向会法语的有教养阶层,所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家、文学理论家、莱比锡大学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约翰·克里斯托夫·戈特舍德,是18世纪上半叶的德语文坛的核心人物。戈特舍德大力传播法国启蒙哲学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把培养“善心”和“品位”视为己任,也试图借用古典主义诗学来规范混乱不堪的德国戏剧舞台。为此,他一面撰写理论著作,如《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创立德语的语言艺术》等,一面创办杂志。他自己创办了五本杂志,如《爱说闲话的理性的女人》(1725—1726)和《老实人》(1727—1729)。他还协助他人创办多本杂志,如他的学生施瓦伯出版的《理智和机智的娱乐》(1741—1745)。在18世纪上半期,他是无可争议的文坛权威和立法者,但也是众矢之的。他把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奉为圭臬的做法引起诸多的不满。瑞士知名学者博德默和布莱丁格率先发难。他们与戈特舍德的激烈论战成为1730至1745年间德国文坛最为热闹的事情。他们在批评戈特舍德忽视本国传统的同时,指责他对英国文学视而不见。德国新一代文学家的榜样,不是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家,而是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克洛卜施托克的《救世主》被称为“德国的第一部纯文学作品”,而这部作品的灵感就来自弥尔顿的《失乐园》。与戈特舍德针锋相对的杂志《不来梅新论》(1744—1759)则示威性地发表了《救世主》的前三章,引起巨大反响。莱辛嘲笑法国作家少有或者缺乏“让索福克勒斯成为索福克勒斯、让欧里庇德斯成为欧里庇德斯、让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的素质”,歌德则称赞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戈特舍德是德国早期启蒙文学的代表。德国启蒙文学的盛期,则始于18世纪中叶。其代表人物是莱辛。他致力于宣传理性、平等、宽容,他的剧本《智者纳旦》和贝多芬的《欢乐颂》一样,成为爱的福音。如今,每逢出现排外事件或者文明冲突,德国的剧院都会上演这部呼吁三大一神教和平相处的戏剧。但是,作为批评家和杂志撰稿人的莱辛,则是不讲宽容,不留情面。1759年,恰好三十而立的莱辛成为评论周刊《新文学通讯》(1759—1765)的主笔。这本被称为“1730—1770年间最重要的评论刊物”,是应莱辛倡议、并由出版商和批评家尼科莱出资创办的。其核心撰稿人,除了莱辛和尼科莱,还有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在莱辛的主导下,《新文学通讯》一改传统杂志温和稳健的学院派风格,变为嬉笑怒骂的新风,令许多人都难以适应。有人抱怨《新文学通讯》“嘲笑美德、纯洁和严肃认真”,还有人直接向腓特烈二世告状,说该刊“以一种在学术王国闻所未闻的无耻和放肆对德高望重的学者进行攻击”。另一方面,欣赏者也大有人在。赫尔德把莱辛誉为“德国的第一位艺术判官”,文学评论家和浪漫派经济学家亚当·米勒则称他为德国的“批评之父”。

1765年,尼科莱创办季刊《德意志万有文库》(1765—1805),专门评论1864年以来的文学。满怀启蒙激情的尼科莱在发刊词中写道:“本刊献给所有最新的文学的爱好者。他们分散在德国的许多城市,包括那些连一个书店也没有的小城市。所以,如果获得有关新书和新书的价值的可靠信息,他们将受益匪浅。”这个“最宏大、最雄心勃勃的文学评论项目”,先后聚集了一百五十位作者(其中最有名的是赫尔德),一共评论了八万本书。由此,该刊基本兑现了普及文化、缩小城乡差别的承诺。

莱辛和尼科莱是德国最早出现的文坛双雄。他们不仅给德国文坛带来活力和新风,而且把德国文学引入“战国时代”。这与其说是两位启蒙思想家的好战个性所致,不如说时代使然。因为在18世纪后半叶,德国文坛出现几大文学思潮——启蒙文学、狂飙突进、魏玛古典、浪漫主义——交叉乃至并存的奇观。有人兼容并包,有的则是此一时彼一时。前者如维兰德,他是属于启蒙又属于古典,后者如歌德、席勒、赫尔德,他们是先狂飙后古典。在此情况下,思想冲突、代际冲突在所难免。高举启蒙思想大旗的长老型批评家尼科莱更是四面树敌。他对狂飙派和浪漫派尤其看不顺眼。他写过戏仿之作《少年维特的快乐》,以抵消《少年维特的烦恼》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他对浪漫文学也大加嘲笑,所以他生前死后都受到尖刻的评论。歌德撰写诗歌《尼科莱在维特墓前》来讽刺他,费希特骂他只会“散发臭气,喷洒毒液”,让·保罗说他没有艺术细胞,只会“拿夜莺做红烧,让月桂树的枝桠塞在壁炉里熊熊燃烧。”后世文人也有对他咬牙切齿的。19世纪著名的文学史家埃利希·施密特对尼科莱的介绍就一句话:“尼科莱生于1733年,死于1811年;活得太久了。”

文章来源:《文学少年》 网址: http://www.wxsnzz.cn/qikandaodu/2021/0429/1159.html

上一篇:从艺术融合的角度浅谈兰波诗学的现代性
下一篇:巴金创作的艺术价值判断

文学少年投稿 | 文学少年编辑部| 文学少年版面费 | 文学少年论文发表 | 文学少年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少年》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